021-58008288
新聞詳情

硬學|談談RFID技術

發(fā)表時間:2022-12-27 11:40

作者:佚名 來源:阿里云創(chuàng)新中心常州武進基地 2018-06-21 09:20:05

摘要:射頻標簽是產品電子代碼(EPC)的物理載體,附著于可跟蹤的物品上,可全球流通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。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技術作為構建"物聯(lián)網(wǎng)" 的關鍵技術近年來受到人們的關注。

  1

  RFID簡介

  射頻標簽是產品電子代碼(EPC)的物理載體,附著于可跟蹤的物品上,可全球流通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。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技術作為構建"物聯(lián)網(wǎng)" 的關鍵技術近年來受到人們的關注。

  射頻識別(RFID)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,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(shù)據(jù),而無需識別系統(tǒng)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。射頻識別技術在低頻段基于變壓器耦合模型(初級與次級之間的能量傳遞及信號傳遞),在高頻段基于雷達探測目標的空間耦合模型(雷達發(fā)射電磁波信號碰到目標后攜帶目標信息返回雷達接收機)。

  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,把數(shù)據(jù)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簽上傳送出去,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。某些標簽在識別時從識別器發(fā)出的電磁場中就可以得到能量,并不需要電池;也有標簽本身擁有電源,并可以主動發(fā)出無線電波(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)。標簽包含了電子存儲的信息,數(shù)米之內都可以識別。與條形碼不同的是,射頻標簽不需要處在識別器視線之內,也可以嵌入被追蹤物體之內。

  RFID電子標簽的閱讀器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標簽進行無線通信,可以實現(xiàn)對標簽識別碼和內存數(shù)據(jù)的讀出或寫入操作。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操作快捷方便。

  標簽(Tag):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,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,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;

  讀寫器(Reader):讀取(有時還可以寫入)標簽信息的設備,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;

  天線(Antenna):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。

硬學|談談RFID技術

  圖一:RFID系統(tǒng)原理圖

  無源RFID產品發(fā)展最早,也是發(fā)展最成熟,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。比如,公交卡、食堂餐卡、銀行卡、賓館門禁卡、二代身份證等,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,屬于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。其產品的主要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、高頻13.56MHZ、超高頻433MHZ,超高頻915MHZ。

  有源RFID產品,是最近幾年慢慢發(fā)展起來的,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,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。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,如智能監(jiān)獄,智能醫(yī)院,智能停車場,智能交通,智慧城市,智慧地球及物聯(lián)網(wǎng)等領域有重大應用。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,屬于遠距離自動識別類。產品主要工作頻率有超高頻433MHZ,微波2.4GHZ和5.8GHZ。

  空中接口通信協(xié)議規(guī)范讀寫器與電子標簽之間信息交互,目的是為不同廠家生產設備之間的互聯(lián)互通性。ISO/IEC制定五種頻段的空中接口協(xié)議。

  2

  無源RFID設計案例

  在當前的技術應用中,應用最多最廣泛的還是無源RFID的產品。在許多應用到無源RFID的電路設計中,很多情況下是選用13.56MHZ的RC522模塊,這是一款應用廣泛的無源RFID模塊。對于RC522的應用電路,是使用3V3的直流電源供電,然后將接收到的信息通過SPI接口進行通信。應用原理圖如下圖二所示:

硬學|談談RFID技術

  圖二:RC522應用原理圖

  13.56MHZ天線電路包括信號接收電路和信號發(fā)射電路,信號發(fā)射電路分為EMC濾波部分、匹配電路部分和線圈電路部分。

  發(fā)射電路:信號發(fā)射部分可細分為EMC濾波電路、諧振與阻抗匹配電路、線圈三部分。其中:

  EMC濾波電路:主要是由LC低通濾波電路組成低通濾波器,讀卡芯片經由TX1和TX2送出的天線信號主要是13.56Mhz,但是不可避免也會有高次諧波存在。所以該部分的低通濾波器主要作用就是濾除高于13.56Mhz的無用信號。這樣即有利于讀卡器與卡片之間的正常通信,也能減少天線部分對空間或者附近電路的電磁干擾。

  匹配電路:此部分主要是調整整個天線發(fā)射部分的諧振頻率點到13.56Mhz附近,這樣可以使得線圈上的信號幅度增加有利于磁場輻射。另外匹配電路還要將發(fā)射部分電路的電阻匹配到與讀卡芯片的輸出電阻附件,典型的是50歐姆(不同芯片不一樣)。這樣可以使得天線部分獲得最大功率有利于讀卡距離提升。

  線圈:線圈可以是PCB線圈或者銅線繞制線圈。

  接收電路:信號接收電路比較簡單,由四個元器件構成,Cmin電容可穩(wěn)定讀卡芯片內部提供的固定參考電壓Vmin,R1則將此參考電壓引入到RX引腳,為芯片的接收信號添加固定直流電平,CRx則從發(fā)生電路引入反饋信號與Vmin疊加后送入芯片內部。通過調節(jié)R2和R1的比值可以調節(jié)Rx腳信號的幅度,使得芯片的讀卡距離最佳。

  在PCB設計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整個發(fā)射部分電路一定要注意對稱設計,從Tx1和Tx2出來的兩路信號的走線長度盡量做到一致。

  兩只電感應該用0805以上的封裝,以保證有足夠的電流通過(680nH/0805),否則不利于遠距離讀卡。

  PCB線圈的長寬視具體情況而定,如果電路板不受模具限制可設計為與普通卡片長寬一致,如果線圈大小受限制也可減小線圈面積。一般原則是設計為與所讀的卡片大小一致最好;再說線圈的圈數(shù)問題,長寬在3x3cm以上4圈即可,過多反而不好調整參數(shù)。如果是在3x3cm以下可以將圈數(shù)增加至6圈或者更多;PCB線圈走線寬度在0.5mm~1mm之間,間距與線寬相同即可,另外線圈拐角以圓弧過渡最好。

  線圈部分,不可大面積敷銅,否則會引起磁場渦流效應造成能量嚴重損耗要注意線圈作用范圍內(線圈周圍全部空間)不可有大面積的金屬元件、金屬物體、金屬鍍膜等。

  整個發(fā)射電路所有器件的地必須連接到同一根地線上并且返回芯片的TVSS腳,且天線電路器件附近不可大面積覆銅,器件之間以導線連接。

  3

  總結

  在物聯(lián)網(wǎng)技術不斷發(fā)展的這個時代,RFID作為一個物聯(lián)網(wǎng)中采用的感知層技術,與物聯(lián)網(wǎng)有著不解之緣。近年來,RFID技術也極大地增加物聯(lián)網(wǎng)的功能,豐富了物聯(lián)網(wǎng)的內涵,物聯(lián)網(wǎng)的發(fā)展也推動了RFID技術的發(fā)展應用,如針對生鮮物品、藥物等“物”對物聯(lián)網(wǎng)提出的特殊要求,RFID標簽不但能夠提供商品的靜態(tài)信息,還能提供商品所在位置以及周圍的溫度、濕度等動態(tài)信息,大大提高了RFID標簽的智變度。目前采用RFID感知層的物聯(lián)網(wǎng)已實現(xiàn)了“人與人”通信與“人與物”通信,但要在未來的物聯(lián)網(wǎng)中要實現(xiàn)“物與物”通信與互動,必須提升裝在“物”上使“物”智能化的RFID標簽的智能化水平。此外,標準化、互操作性、協(xié)議、法規(guī)以及連接技術等,仍有待提升和完善。


文章分類: 知識問答
分享到: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Copyright@2022 上海尼太普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滬ICP備2022031487號-1         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1502019446號

新聞資訊
產品中心
關于我們
電話:(86)-21-58008288 58008289
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(qū)南匯工業(yè)園區(qū)園中路889號

掃一掃添加微信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保康县| 梁河县| 尤溪县| 辽中县| 孝义市| 桂阳县| 永嘉县| 宜良县| 二连浩特市| 廉江市| 施秉县| 洛隆县| 贵定县| 张北县| 同德县| 潼南县| 绥中县| 长白| 株洲县| 朝阳县| 凌源市| 内黄县| 兴安盟| 翁源县| 绥德县| 固镇县| 沅陵县| 利辛县| 汝阳县| 澄迈县| 镇雄县| 庆阳市| 澄城县| 红河县| 罗定市| 昌都县| 武平县| 旺苍县| 会昌县| 盐山县| 宁河县|